比特幣要增發?
此次比特幣話語權爭奪戰的開啟,在公眾的認知上,也由一貫高調的澳本聰率先發起,但事實卻并非如此,看起來更像是另外兩派人的有意為之。
上周,Satoshi』s Roundtable (中本聰圓桌會) 上,有人提議增加比特幣發行總量,停止每四年的挖礦區塊獎勵減半,以此確保礦工有足夠的經濟激勵,也能保證比特幣鏈的安全和延續。該言論的發表者是推特用戶 Matt Luongo。
引起業內較多反對的聲音,相關從業者都對此提出質疑,區塊鏈安全團隊 PeckShield 也聲稱比特幣增加發行總量的可能性甚微。但該用戶也在推特上直言「我就是那個說有一天可能不得不提高比特幣供應上限的人。「比特幣在二級市場的長期前景無法預測,打擊也無法預測未來比特幣交易需求會增加還是減少,更不知道那時比特幣的價值是多少,交易頻率是多少。
由上,Matt Luongo 認為比特幣最終可能會成為結算鏈――只支持大型交易,并且,比特幣的所有小型交易都會轉移到二級市場。因為銷售代幣的團隊無法控制市場,關于價格的承諾全部不可信。
在引起爭論的同時,Matt Luongo 的言論在國內被打上「比特幣 Core 下一目標是增發比特幣,修改 2100 萬上限,停止減半」的標簽肆意傳播。而 Matt Luongo 的推特賬號介紹上,寫明了自己的身份――「Founder @thesis_co, where we build @keep_project and @fold_app」。
而細究業界大部分的聲音,反對者的答案不外乎增發意味著共識破裂。這種長期由中本聰神秘存而維系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比特幣相比其他加密數字貨幣的神秘光環也將喪失。
除業內人士,1 月 12 日,PeckShield 硅谷研發中心負責人 Jeff Liu 也對比特幣增發表達了反對意見。其認為,比特幣總發行量 2100 萬封頂是根本特征,社區達成共識改變這一特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Jeff 認為,閃電網絡的發展會擴大比特幣的總用戶量,并不會使比特幣鏈上交易量減少。保證礦工的收益也有其他的辦法,比如增大比特幣區塊長度從而擴大交易容量。
誤被冠以比特幣 core 的核心開發者,Matt Luongo 還曾曬出媒體截圖,希望中國比特幣社區有誰能糾正相關的錯誤。此次張冠李戴的荒謬錯誤看似是無意形成,但后期的傳播的力量足以說明,比特幣 core 一派對比特幣控制權的爭奪也從未缺席。
BCH ABC 的陣營
新跳出的中本聰
自吳忌寒和澳本聰倒戈相向后,比特幣的原著信徒便由 2 派正式分裂為 3 派――比特幣 core 錢包、吳忌寒主導的 BCHABC,以及澳本聰主導的 BSV。
作為澳本聰的盟友,吳忌寒曾和澳本聰在統一戰線上,他們都反對比特幣 core 的閃電網絡。盡管原因截然相反:吳忌寒一派認為閃電網絡會導致比特幣走向中心化,澳本聰一派則認為閃電網絡會讓比特幣脫離監管。
不難看出,吳忌寒和澳本聰在價值觀上處于絕對的對立狀態。因此不難理解此后二人分道揚鑣。
對于老對手 BCH 來說,澳本聰即使漏洞百出也會有追隨者,輿論的陣地一旦失去就難以挽回。隨即,BCH 核心開發者 Amaury Séchet 公開聲稱自己才是中本聰,并給出一段數字簽名,聲稱這能證明自己的身份。
一位名為 Mark Ludenburg 的網友表示,這是一段 ECDSA 的簽名,他附上了一段代碼,結合 Amaury 給出的簽名和哈希值,驗證了這個簽名與創世區塊的公鑰是符合的。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跑了一下這個代碼,得到的結果是 True。
但其實這也不能完全說明 Amaury 所說的就是真的,比特幣 core 的開發者 Gregory Maxwell 曾經在 StackExchange 上表示,簽名是可以偽造的,任何人都可以假冒中本聰。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www.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行情 » 幣圈開年大戲:比特幣的話語權三方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