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rn1zl"></wbr>
<wbr id="rn1zl"></wbr>
  1. <form id="rn1zl"></form>

    <em id="rn1zl"></em>
      <font id="rn1zl"><thead id="rn1zl"></thead></font>
          <font id="rn1zl"><s id="rn1zl"></s></font><xmp id="rn1zl"><mark id="rn1zl"><output id="rn1zl"></output></mark></xmp>

          中國比特幣官網

          如何對波卡Polkadot做投資基本面分析 | 鏈茶公開課(第19期)

            現金池的宏觀分析 如何對波卡Polkadot做投資基本面分析 | 鏈茶公開課(第19期)  首先介紹現金池的宏觀分析方法――費雪交換方程。費雪交換方程是經濟學關于商品交換的經典公式。MV = PQ,其中M為貨幣量,V為貨幣流通速度,P是商品平均價格水平,Q為商品總量。方程的右側P*Q,是一段時期內總的交易金額。左側M是經濟體里面有多少錢,V是一段時間內這些錢平均的轉手次數,M*V還是一段時期內總交易金額。比如說某個經濟體,1年之內發生了100億元的交易,經濟體一共發行了10億元的貨幣,那么平均而言,所有的貨幣在一年內轉手了10次,也就是V等于10。費雪交換方程是公理,不需要證明。因為這個方程的兩邊都是一段時期內商品交易的總金額,只不過右側算商品,左側是算貨幣,可以說是同義反復,這個方程永遠都成立。

            當用于加密貨幣,費雪方程的M是加密貨幣流通市值;V還是貨幣流通速度;P是區塊鏈經濟體供應的商品價格;Q是經濟體交易的商品數量。使用費雪方程的目的是給加密貨幣估值,那么加密貨幣的價格在哪里呢?當然不是P,P是商品價格。貨幣的價格包含在M變量里,M是加密貨幣流通市值,它等于加密貨幣的單價乘以加密貨幣流通量,用PC代表加密貨幣單價,用CS代表加密貨幣流通量。于是費雪方程變為了PC*CS*V = P*Q。那么P*Q等于一段時間內的商品交換總金額,也就是GDP,用GDP代表P*Q,方程變為PC*CS*V = GDP。要計算的變量是加密貨幣單價PC,所以PC = GDP/(CS * V)。至此已經把費雪方程變形成估值模型可以直接使用的形式。也就是加密貨幣價格等于GDP除以加密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的乘積。

            費雪公式變形后,它對加密通證基本面研究的意義就非常清楚了。假定V不變,GDP增長可以在貨幣價格不變得情況下增加貨幣需求,或者在流通量不變的情況下推高貨幣價格。這跟投資者的直覺是一致的,那就是區塊鏈必須落地、必須有用,通證才有價值。而且以通證為貨幣的經濟活動越多,金額越大,幣價就越有實際支撐。對于跨鏈樞紐區塊鏈,加密通證作為貨幣使用的場景是支付跨鏈交易費。所以跨鏈交易量越大,平均交易費越高,對通證的需求就越大?,F金池需求的增長,會吸納更多的通證,從而間接推高幣價。

            有一點需要注意,Polkadot和Cosmos的插槽拍賣,并不是用DOT/ATOM購買插座,而是質押DOT/ATOM租用,買家的實際成本是DOT/ATOM的利息損失。租用插槽的交易可以納入費雪公式,但是比較繁瑣。更簡潔的處理方法是,把當期為獲得插槽質押(不是Staking)通證從流通總量中減去。

            現金池的微觀分析 如何對波卡Polkadot做投資基本面分析 | 鏈茶公開課(第19期)  上一小節用費雪共識分析了宏觀現金池需求,過程中把貨幣流通速度V視為常數。實際的情況下V是變化的,雖然變化得比較緩慢。要對V進行分析,只能從微觀層面。對照PoS通證,假設某個經濟體只存在兩種資產,一是現金,二是可以按票面價值變現、固定利息、按天計息的債券。如果消費者日常都不持有現金,而僅僅是在需要使用現金時用債券進行兌換,商家一拿到現金就立即購買債券,那么V趨近于無窮大,對貨幣的需求將趨近于無窮小。但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因為用債券兌換現金有交易成本,例如有手續費,而且需要消費者進行操作,花費時間和精力。那么到底消費者愿意持有多少現金呢?鮑莫爾―托賓模型正是為了解答這一問題。

            鮑莫爾―托賓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消費者持有現金面臨著兩難選擇。持有的現金越多,損失的利息越多;如果只保持少量現金,就要承受為了滿足日常消費需求而頻繁地把債券轉化為現金而帶來的交易成本。因而維持現金存量的問題,就轉化為如何使利息收入損失和交易費用兩種成本之和最小的問題。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們按最簡單的情況算一下,然后再說公式。假設某個消費者,每天的消費是1塊錢。他可以在每年的第一天用債券兌換全年所需要的現金,也就是365元,到年底正好花完。這一年他平均持有的現金是365/2,等于182.5元。如果債券的年利率是10%,那么這位消費者因為持有現金損失的利息收入是182.5*10%=18.25元。假設每次從債券兌換為現金,兌換成本為2元。那么交易成本+利息損失18.2+2=20.25元。如果他改為在年初和年中各兌換一次現金,每次兌換182.5元,那么他的利息損失是182.5除以2乘以利率10%=9.125元。但是他兌換了兩次現金,需要支付兩次交易成本,也就是4元。這時候,消費者持有現金的總成本是9.125+4=13.125,比只兌換一次省了7塊多錢。那么是不是少量多次對話就好呢?也不是,假如消費者選擇兌換10次,利息損失確實少了,但是光是交易費就需要20元,顯然不是最優的。求最優解的方法就是鮑莫爾―托賓模型。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www.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行情 » 如何對波卡Polkadot做投資基本面分析 | 鏈茶公開課(第19期)

          ()
          分享到:

          相關推薦

          評論 暫無評論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