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加密資產市場的市值已從峰值下跌超過 85%,但這仍不失為一件好事,特別是對于像我這樣依舊熱衷于加密事業的企業家來說。
而且,我認為,加密市場的未來充滿希望:2017 年的 ICO 狂熱與市場瘋狂至少還是在某些方面為加密市場帶來了一些積極正面的影響的――那就是加密技術進入了主流媒體視野,加密生態圈也吸引了許多人才。而此次加密市場的崩盤將繼續清理投機者和詐騙者,進而建立起一個健康的市場,讓投資者能夠尋找真正的價值。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我認為,現在是反思加密市場的最佳時機――重新思考真正的價值在哪里創造,以及從何處才能獲取最大價值。
反思“胖”協議
“胖”協議(Fat protocol)理論于 2016 年 8 月首次提出。該理論認為,互聯網技術堆棧中,協議雖然創造了巨大價值,但幾乎所有價值由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網絡應用獲得,而網絡應用是基于協議層構建。
然而,在區塊鏈堆棧中,協議不僅僅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同時也獲取了大部分價值,因此,該協議被稱為“胖”(fat)的。該理論還認為,協議總市值的增長速度比(基于協議的)應用的總價值增長速度還要快,因此應用層的成功進一步推動了協議層的投機。 雖然原生協議代幣從根本上改變了商業模型,并且通過這些代幣,協議將獲得它們創造的大部分價值,但是胖協議的不足之處在于,它強調了代幣的投機價值是協議獲取價值的一個重要原因,但當市場處于熊市沒有投機活動時,它沒有明確表達出代幣價值的動態。
如果代幣沒有長期、可持續的、非投機價值,協議就不會變胖。分析通證經濟的影響可以改進胖協議,這對于通過代幣來創建并獲取真正價值來說至關重要。
通證經濟創造長期價值
從根本上來看,協議通過代幣獲得的價值是長期價值和投機價值(函數 Fe 和 Fs 的輸出值,兩個函數分別以通證經濟和投機參數 speculation 作為輸入值)的總和。我們將該價值的總和定義為“FAT”。這就得到一個公式: 目前只有少數協議,如比特幣和以太坊,正在實際使用并真正擁有 Fe 價值(通證經濟),而大多數項目的 FAT 值僅僅為 Fs(投機價值)。當我們處于熊市時,比如當下,Fs(投機價值)基本上全部消失。因此,大多數代幣歸零并不意外。
協議效用代幣的 Fe(通證經濟價值)主要由代幣貨幣政策驅動――即代幣供應和代幣需求。
舉例來說,新的代幣作為對礦工的區塊獎勵而被發行出來,并進入流通市場。但是,每次生成區塊時,原生代幣需求(使用協議所需的代幣)也就是交易費用,遠小于貨幣價值中的區塊獎勵。因此,從代幣貨幣政策的角度看,每生成一個區塊,都會出現代幣供過于求的情況,導致代幣價值下降。
要使代幣升值,必須要有外部需求,也就是外部協議使用需求。
對于比特幣來說,由于某些加密貨幣愛好者中達成共識,比特幣可以作為價值存儲的手段。那么外部需求便來自于希望將比特幣作為價值存儲的人群。以太坊由于定位為開發者平臺,它的外部需求則來自于在以太坊基礎之上構建協議或應用。
代幣的外部需求差異解釋了為什么同樣從巔峰崩盤,比特幣與以太坊的價值下跌幅度卻并不相同。比特幣損失了 80% 的價值,而以太坊的價值卻下跌了超過 90%。
從支付手段轉向價值儲存之后,比特幣似乎已經實現了產品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外部需求看來能夠保持比特幣的價值。不幸的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協議或應用并沒有產生大量外部需求。實際上,大多數協議激勵用戶創建自己的代幣并使用代幣來獲取盡可能多的價值,而不是將價值傳遞給以太坊,除了以太坊 Gas 費用以外。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www.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行情 » 2019,區塊鏈的中間層協議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