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日前透露,進軍比特幣期貨市場。外媒信息顯示,高盛除了會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上市比特幣期貨交易外,它還提供比特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 (Non-deliverable forward)的衍生產品交易,不提供比特幣現貨交易。雖然沒有進行媒體披露,但該衍生品交易是高盛首次涉足數字貨幣領域。
高盛這次的進軍意味著老牌金融巨頭的動作加快。高盛出身的人才遍布全球,對歐美日本的數字貨幣、區塊鏈乃至CBDC項目都將會有極大的影響。
高盛重啟加密貨幣交易團隊
外媒消息顯示,高盛合伙人拉杰什·本卡塔拉瑪尼(Rajesh Benkataramani)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透露,他已經組建了加密貨幣交易團隊。該團隊主要負責買賣世界貨幣和新興國家的各類資產。該團隊其實在2018年就已經建立,但是不知何故一直沒有任何活動。
3月11日,隨著數字貨幣投資市場的活躍,再加上大機構、眾多資本的加入,讓高盛被迫重新啟用加密貨幣交易團隊。上周的宣言,也讓高盛又向前進了一步。
其實在上個月,高盛內部備忘錄就有顯示稱,計劃二季度向客戶提供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資產投資工具。當時高盛提交了申請,申請提供可能與加密貨幣(尤其是比特幣)有關的ETF掛鉤的票據。SEC提交的文件顯示,高盛計劃發行1570萬美元的ETF掛鉤債券。
美國新SEC主席也是高盛出身
自從美國SEC新主席Gary履新之后,大機構的行動更加積極。Gary對數字貨幣市場的肯定態度,并宣布積極進行監管層面的布局,大機構都準備插足。具體可參看鏈得得之前報道:美SEC主席Gary Gensler:大機構輿情分析工具、喊單、交易所皆應受到監管?
就在半月前,摩根士丹利也宣布將向客戶推出比特幣投資基金,成為首家為客戶提供比特幣基金的美國大型銀行;花旗銀行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正在考慮進入加密貨幣交易和托管業務;美國主要金融公司紐約梅隆銀行已宣布推出托管業務。
不過,根據高盛的備忘錄顯示,5月7日,高盛推出數字資產儀表盤,為客戶提供每日和日間加密貨幣市場數據和新聞。恰好撞在Gary極力想管理的輿情分析工具等投資分析工具使用,估計在具體設置上還需要再深入研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盛作為投資界頂級機構,人脈散落全球,就連剛剛上任的Gary都是高盛出身。
高盛的全球人才網是如何運行的?
除了這些淺層的直屬關系,我們再放眼全行業高盛的人才網。
上周橫殺出加密貨幣行業的Galaxy Digital,以10億美元收購BitGo,要知道,Galaxy的CEO Michael Novogratz就是高盛前合伙人,具體可參看鏈得得之前文章:數字貨幣行業最大并購案:Galaxy Digital將以10億美元收購BitGo。?合并之后,母公司Galaxy Digital表示,公司進行大重組并回歸美國市場。這其中,高盛的牌子起了多大作用不言而明。
4月數字貨幣第一股Coinbase,也是高盛操盤的。Coinbase的聯合創始人之一是出身于高盛的Fred Elsam。
雖然特朗普政權下,高盛出身的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用受到了很多抨擊,但是高盛出身的金融人才,不僅是業界翹楚,人脈資源也是非常堅固的。
在日本,更是如此。
日本數字貨幣交易市場的高盛系
日本數字貨幣交易所BitFlyer創始人加納裕三,也是高盛出身,所以2017年日本數字貨幣交易領域天翻地覆的時候,加納裕三果斷掉頭去美國,相繼成立美國分公司,并在歐洲也有布局。具體可以參考鏈得得之前文章:財年最后一天日本數幣交易市場逆轉,bitFlyer3年換3帥,Line數據泄漏接受調查?。
而風頭正盛的Monex Group的松本大,應該是高盛出身比較早期的創業人士之一。1990年入職高盛之后,1999年辭職創業,僅一年半,Monex集團就在東證Mothers上市,成為業內排名第6的公司。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比特幣新聞 » 高盛進軍數字貨幣期貨交易意味著新的血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