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和哈希數據結構
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分布式賬本技術的一種形式。并非所有的分布式賬本都利用區塊鏈來提供安全和有效的分布式共識。
區塊鏈的分布式是在對等網絡上,并且由它來實現管理。既然它是分布式賬本,它可以在沒有中心機構或服務器管理的情況下運作。同時,它的數據質量可以通過數據庫復制或計算信任來維護。
區塊鏈的結構使其跟其他類型的分布式賬本產生區別。區塊鏈上的數據被打包在一起并組成區塊。這些區塊相互鏈接,并用密碼學保證安全。
區塊鏈本質上是持續增長的記錄列表。它的附加結構只允許向數據庫寫入數據:更改或刪除早期區塊的錄入數據是不可能的。由此,區塊鏈技術很適合記錄事件、管理記錄、處理交易、跟蹤資產或投票。
加密貨幣,比如比特幣,它開創了區塊鏈技術。比特幣在2017年年底的大漲,以及隨之而來的媒體瘋狂報道,將加密貨幣帶入主流人群的視野。政府、企業以及經濟學家或愛好者也正在考慮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其他方面。
區塊鏈結構
哈希圖技術
哈希圖英文是Hashgraph,它也是分布式賬本技術的一種形式。哈希圖是一種專利算法,它承諾可以有區塊鏈的好處,包括去中介化、分布式、安全,它通過使用哈希來實現。不僅如此,它還有一個區塊鏈所不具備的,就是高交易速度。它由Leemon Barid創建,專利屬于他所創立的Swirlds公司。
雖然比特幣每秒允許大約5筆交易(譯注:大約7筆,不過本質上是一個量級),以太坊則每秒大約15筆交易,而哈希圖則可以處理每秒數千筆交易。
哈希圖算法的運作主要靠兩種技術:八卦協議、虛擬投票。
1.八卦協議
為了理解八卦協議(關于八卦的八卦),想象一下五個成員:A、B、C、D以及E。每個成員都以一個交易開始,這產生一個“事件”。之后,每位成員調用另外一位隨機選擇的成員,兩者共享交易的歷史記錄。例如,D調用B,并且與B共享D的交易歷史。這類型的調用重復發生,每位成員都隨機調用其他成員并與其共享交易歷史記錄。
因此,B現在隨機調用其他成員(比如C),同時跟C分享它的交易歷史,也包括D的交易歷史。同時E可能已經調用了A。由此類推。每次調用都會產生一個事件,每個事件都有保留之前區塊的哈希值。
因此,一旦一位成員獲知新的信息,這個信息就會迅速傳播,直到所有人都知道它。
2.虛擬投票
虛擬投票旨在交易順序上達成共識。它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事件被劃分成輪次。哈希圖算法在什么時候創建輪次有明確的數學答案。為了簡化,假定一個輪次大約有十個事件?,F在,每個成員投票決定那個事件應該有資格成為“著名見證人”。
為了理解它是如何發生的,想象一下,在下一輪次事件的每位成員都會向后查看當前輪次的每個事件,看看是否能夠將它的譜系追溯到當前輪次的事件。如果它能夠將譜系追溯到一個事件,則對該事件投贊成票。如果不能,則投反對票。當前輪次事件中獲得最多票數的則是本輪的“著名見證人”,并且提供明確的交易順序。
哈希圖結構
私人和公共
哈希圖和區塊鏈都可以以公共形式或許可的私有形式存在,私有形式可以供企業使用。任何人都能參與公開的技術。公共的區塊鏈有不少,比如以太坊等,不過,目前為止哈希圖的公共版本只有Hedera Hashgraph。
開源與專利
區塊鏈技術大多數是開源的,且有龐大的社區,這些可用于構建和促進各種區塊鏈工作,比如加密貨幣、效用token等。此外,區塊鏈愛好者們普遍懷疑傳統機構的可信度,并將區塊鏈的去中介化性質作為其定義的質量。
另一方面,哈希圖是基于專利算法,它由Swirlds所有。由此,任何新的哈希圖計劃都將依賴于Swirlds。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www.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行情 » 區塊鏈Vs哈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