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是合規問題。這一條未來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分布式賬本項目的重視。不管比特幣還是其他數字貨幣,如果只是在小范圍內使用還好,一旦有夢想要進入主流人群,那么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合規問題。因為所有的這些項目,都涉及到金融和價值的流轉,不受監管關注是不可能的。Hedera Hashgraph也在這里提出了一個平衡的身份托管系統方案。
如果Hedera Hashgraph能夠在以上五個方面都有突破,尤其是性能和安全方面,如果有實質性的突破,那么,它就有很大的機會進入主流人群。
藍狐筆記看來,還有一個問題需要重視起來,就是用戶的可用性。目前所有的區塊鏈項目都存在可用性的問題,用戶對于地址、賬戶、密鑰等交互存在很大的困惑,如何達成更易用的用戶體驗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當然,完全套用目前的交互模式可能不是很現實,相信未來會有專屬于分布式賬本技術項目的交互模式。
Hedera Hashgraph的性能提升:哈希圖共識算法、分片
在分布式的狀態下,Hedera Hashgraph要實現性能上的質的變化,需要在共識機制上取得突破。Hedera Hashgraph有它獨特的哈希圖(hashgraph)共識算法以及分片技術。
哈希圖(hashgraph)的共識算法由LeeMon Baird發明,它的共識達成機制跟區塊鏈完全不同。區塊鏈就像一顆有主干的樹,要不斷地剪掉枝枝叉叉,保持主干的健壯成長。這跟區塊鏈本身的共識機制內在相關,因為只有剪掉枝叉,才能防止分叉失控。區塊鏈通過區塊的鏈接形成一條單一的合法主鏈,如果有分叉,比如兩個礦工同時創建兩個區塊,區塊鏈最終選擇其中的一個區塊,另外一個會被拋棄。也就是上面說到的剪掉枝叉。
哈希圖(hashgraph)完全不同,它不僅不剪枝,而且它還會編織交錯回來。哈希圖的底層數據結構是不同的。哈希圖的每個事件(類似于“區塊”)都不會被拋棄。所有枝節都持續存在,最終重新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從哈希圖的角度看,這是一種更有效率的數據結構。
(區塊鏈Vs 哈希圖)
在哈希圖(hashgraph)看來,這種數據結構還可以避免區塊鏈數據結構的一個問題:出塊時間間隔設計。在區塊鏈中,為了保證安全,如果新區塊產生的時間間隔過短,會產生很多枝枝叉叉,也因此來不及修剪,會出問題。所以,比特幣通過PoW機制,大概每十分鐘的出塊時間間隔,由此降低區塊的產出速度。不過,這不可避免地帶來交易吞吐量的瓶頸。
哈希圖(hashgraph)的解決方法是,不拋棄事件,結構的增長不會受到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創建交易,這樣,交易的吞吐量就會大增。從這角度看,哈希圖提出了新的思路,它無需修剪,試圖用新的數據結構和共識算法實現更高的交易速度。
哈希圖的共識機制包括兩個主要部分,一是八卦網絡(Gossip about Gossip)和虛擬投票(virtual Voting)。
首先八卦網絡協議類似于辦公室的八卦傳播,只要兩個人之間八卦一下信息,很快所有人都會知道該信息。
哈希圖(hashgraph)中,每個節點都傳播新交易,同時也從臨近節點接收交易。某個節點收到新交易之后,可能會組合其他交易生成一個新事件(交易的容器,類似于區塊),并傳播出去。事件有兩個哈希,一個指向該節點上次的最新事件,另外一個指向該節點收到的另外一個節點的最新事件,之后對整個事件加上時間戳并簽名。之后不斷地循環廣播,直到所有節點獲得相同信息。
八卦算法無法保證某個時刻所有節點狀態一致,不過,它可以保證最終某個時刻,所有節點能夠對某個時間點前的歷史達成一致。
虛擬投票是怎么發起的?哈希圖(hashgraph)節點八卦的內容不僅包括新交易,也包括節點間的八卦歷史記錄,每個節點可以通過八卦來維護一個哈希圖。節點會計算其他節點在特定的哈希圖中如何投票,無需進行真實投票,可以免去大量的通信。
大體來說,每個節點把自己知道的信息隨機八卦給其他節點,每個節點也接收其他節點的八卦信息。接收到的信息之后,創建新的事件,事件會指向自己的最后一個事件以及信息來源節點的最后一個事件。接下來對所有已知事件計算其創建的輪次,確定其是否為該輪次內的見證人事件,然后對所有見證人事件進行選舉投票,計算出知名見證人。通過知名見證人,可以確定所有事件的接受輪次,同時通過接受輪次和共識的時間戳,進行虛擬投票。通過虛擬投票決定共識順序。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www.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行情 » 哈希圖:它會優于區塊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