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角,獨到見
作者 | 銀河1號
來源 | 掘金社區
區塊鏈是數字的、分散的、分布式的分類賬(ledger)。
關于區塊鏈重要性的大多數解釋都是從比特幣和貨幣歷史開始的。但錢只是區塊鏈的第一個用例。它不太可能是最重要的。
一個分類賬――一個主要與會計相關的沉悶和實用的文件 ――將被描述為革命性的技術,這似乎有點奇怪。但區塊鏈很重要,因為分類賬很重要。
Ledgers一路走來
分類帳無處不在。分類賬不只是記錄會計交易。分類帳僅包含由規則構成的數據。任何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對事實的共識,我們使用分類帳。 分類帳記錄了支撐現代經濟的事實。
分類帳確認所有權。財產權登記地圖誰擁有什么以及他們的土地是否受到任何警告或保留。 Hernando de Soto已經記錄了窮人擁有未在分類賬中確認的財產時所遭受的痛苦。公司是一個分類賬,作為一個擁有,就業和生產關系的網絡,它的目的很單純。俱樂部是一個分類賬,它的結構是誰受益誰不受益。
分類帳確認身份。企業在政府分類賬上記錄了身份,以追蹤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在稅法下的地位。出生死亡和婚姻登記冊記錄了關鍵時刻個人的存在,并在這些人與世界互動時使用該信息來確認身份。
分類帳確認狀態。公民身份是一個分類賬,記錄誰擁有權利,并受到國家成員資格的約束。選民名冊是一個分類帳,允許(并且在澳大利亞,義務)那些在該名單上投票的人。就業是一種分類賬,為雇員提供合同索賠以換取工作。
分類帳確認權威。分類帳確定誰可以有效地坐在議會中,誰可以訪問哪些銀行賬戶,誰可以與孩子一起工作,誰可以進入禁區。
在最基本的層面上,分類賬映射經濟和社會關系。
關于事實的協議以及它們何時發生變化,即對分類賬中的內容達成共識,以及對分類賬準確的信任 ――是市場資本主義的基本基礎之一。
所有權、占有權和分類賬
讓我們來區分一下這一點,這一點很重要但很容易忽略:所有權和占有權之間的區別。
拿護照為例子,每個國家都擁有控制誰越過邊界的權利,每個國家都有一個其公民有權旅行的分類賬。護照是物理項目―― 稱之為token――這是指這個分類帳。
在前數字世界中,占有表明了對該權利的所有權。澳大利亞護照分類帳由每個州政府持有的索引卡組成。持有護照的邊防人員可以推測持有護照的旅行者被列入允許旅行的遠程分類帳。當然,這種左邊界控制很容易受到欺詐。 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持有的比利時護照,A435 1944/4/2579
占有意味著所有權,但占有不是所有權。現在,現代護照允許當局直接確認所有權。他們的數字功能允許航空公司和移民局查詢國家護照數據庫并確定乘客可以自由旅行。
護照是這種區別的一個相對簡單的例子。但正如比特幣所示:錢也是一個分類賬。
持有鈔票代幣表示所有權。在十九世紀,鈔票的擁有者――“持票人”有權向發行銀行提取票據的價值。這些紙幣是開證行的直接責任,并記錄在銀行分類賬上。占有制表明所有權意味著鈔票很容易被盜和偽造。
在我們這個時代,法定貨幣一張五美元的鈔票不能退還給中央銀行換取黃金。但這種關系仍然存在 ――該法案的價值取決于對貨幣和發行貨幣政府穩定性的社會共識。紙幣不是財富,因為津巴布韋人,南斯拉夫人和魏瑪共和國的德國人不幸地學到了。賬單是對(現在合成的)分類賬中的關系的調用,如果該關系崩潰,則賬單的價值也會崩潰。
分類帳的演變
盡管如此,分類帳技術基本保持不變......直到現在。
分類帳出現在書面溝通的曙光中。分類帳和書寫在古代近東地區同時發展,以記錄生產、貿易和債務。用楔形文字烘焙的粘土片詳細描述了口糧、稅收、工人等單位。第一個國際“共同體”是通過一個結構化的聯盟網絡來安排的,這個聯盟的功能非常類似于分布式賬本。 巴比倫晚期楔形文明分類帳的一個片段,由大英博物館持有,58278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比特幣行情 » 區塊鏈經濟:機構加密經濟學的初學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