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證券時報 2019/03/12 第A008版 評論
繼前不久正式上線比特幣流動性指數(BLX)和以太幣流動性指數(ELX)之后,全球第二大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日前又對外宣布,時下正在瑞典測試區塊鏈技術,并即將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股票。
追蹤發現,納斯達克不是今天才在證券市場嘗試嫁接區塊鏈技術。五年前,征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允許,納斯達克就推出了基于區塊鏈的企業級應用Linq,為私營企業證券的發行、交易、登記管理提供端到端的服務,而且Linq向世界各地超過百余家市場運營商客戶開放了區塊鏈服務。當然,現在看來,Linq只能算是一種“私鏈”技術,因為其承載量非常有限,難以勝任龐大通證資產的交易與管理,盡管如此,也為納斯達克開發出功能更為強大的“公鏈”技術作了較為充分的探索。
除了納斯達克以外,全球其實還有不少的交易所也在證券市場積極拓展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其中由美國區塊鏈公司DAH開發的許可區塊鏈已經過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的正式測試,并將取代ASX現有的清算及結算系統;與此同時,歐洲和亞洲30多個國家的中央證券存托機構也正在研究如何在托管通證資產的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合作,重點是尋找出怎樣才能為通證資產投資者提供私鑰保護,以確保通證資產不會丟失。
眾人拾柴火焰高。按照IDC數據顯示,在去年全球區塊鏈市場的份額構成中,金融業占60.5%,其中證券市場成為了繼銀行業之后部署區塊鏈應用的最火熱地帶。作為一種必然性結果,全球各大證券交易所積極擁抱區塊鏈技術,肯定會通過這一全新的金融科技工具創造出各自的競爭優勢,比如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技術,具有無限的“分叉”優勢,由此可以接納更多的上市企業,進而增加市場交易規模,還有區塊鏈是通過“智能合約”完成交易匹配,過程更短,時效更快,由此可以迅疾提高市場交易的活躍程度等。但是,除了在微觀業務層面為證券交易所進行特殊賦能外,更重要的是區塊鏈技術將引領整個證券市場進行脫胎換骨式的創新。
首先,區塊鏈可以提高證券發行的效率,推動產品的創新。證券登記與發行是證券交易市場的基礎。傳統的IPO流程是,上市企業先找到一家券商,公司與證券發行中介機構簽訂委托募集合同,然后遞交申請,通過審核,接著投資者認購。不僅企業的上市成本高昂,而且相應的監管成本與風險也不小。通過區塊鏈就可以創建一個分布式、開放式的交易總賬,它可能取代并簡化證券交易中許多復雜的系統,任何類型的金融資產,比如債券或者股票,都可以轉變成編碼,也就是通證資產,這樣,利用區塊鏈技術,最理想情況下,可以實現任何人發行任何有價證券,并自行設定發行資產憑證,這不僅可以節約企業的上市成本,還能開發新的產品。
其次,區塊鏈能夠有效降低證券交易結算成本,繼而大幅提高證券交易效率。在傳統證券交易中,證券所有人發出交易指令后,指令需要依次經過證券經紀人、資產托管人、中央銀行和中央登記機構這四大機構的協調,才能完成交易,整個流程至少需要1個工作日才能完成。但如果使用區塊鏈,所有人可以在去中心化的交易平臺上自由競價完成交易,并通過分布式的數字化登記系統,自動實現清算和結算,且整個清算和結算完成時間僅在分或秒級別,根本不會產生目前不同機構之間進行對賬時所需的第三方信用、時間成本和資本耗用,從而大幅節省交易費用。按照高盛的研究報告,區塊鏈技術在美國證券交易中將能每年節省20億美元成本,而從全球范圍來看,假設成本和股市市值成比例,那么每年節省的成本可能超過60億美元。
再次,區塊鏈能夠提高資產可信度,并能自覺進行信用維護,從而徹底屏蔽投資風險。證券交易參與主體除了投資人之外,還有發行人以及券商等第三方機構,而且投資人與發行人往往處于信息不對稱狀況,后者與資產審計、會計核算等利益相關者進行“合謀”造假以達到包裝上市的事實屢見不鮮,同時前者也無法準確判斷底層資產的真假程度與可信度,加之信息披露不充分與不及時,這種情況下選擇的投資與產生的交易必然充滿風險。但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將發行申報材料、證券金融產品的狀態等記錄在區塊鏈上,各節點對信息進行確認生效后,達成共識且不可篡改;同時,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可追溯特性以及節點信息適時更新的自動性,通證資產投資人就能夠清晰地了解和查看項目從產生到發布的全過程與最新進展,由此保證了資產的可信度,投資選擇自然就更具較高的安全邊際。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www.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行情 » 區塊鏈:輻射與嵌入證券市場的變革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