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權的轉讓Vs有限權利的轉讓
資產轉讓的種類繁多,同時資產權利的類型也不少。有時候,只是轉讓跟資產相關的有限權利,例如在有限時間內租賃土地的使用權,而不是轉讓土地所有權。數千年的財產所有權導致多種多樣的所有權和控制權,例如代表其他人持有財產(“委托”)。具體細節取決于司法管轄權,法律類型(普通法Vs.民法),資產以及擬轉讓的權利。
一些無形資產可以同時向數百萬人發放許可,例如音樂權利。當顧客從iTunes“購買”一首歌時,他們并沒有獲得該首歌的所有權,不存在所有權的變更,他們只是購買了一個在某些條件下聽歌的權利。
區塊鏈項目通常可以分為涉及部分權利的和涉及完全所有權的。部分權利的,如上面提到的音樂許可權利。完全所有權,例如房地產買賣。
關鍵法律問題:確保代幣的一致性
在類似于比特幣這樣的數字系統中,始終存在一致性。交易遵循軟件規則,沒有什么例外。在現實世界中,通常有例外。金條被盜,房屋被燒,音樂樣本未獲適當許可,鉆石沒能交付等,人類社會并不總是遵從規則。因此,任何涉及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系統都有關鍵的挑戰,就是要確保數字代幣跟現實世界資產保持聯系。
想象一下,一個代幣代表了金庫中一組金條的部分利益。如果金條從金庫中被取走,這將如何反映到數字代幣中?誰能確保代幣價值跟應該留在金庫的金條相關聯?誰將承擔風險以及如何承擔風險?
如果代幣的買家不能確定代幣是否正確地跟真實世界的資產相關聯,那么,代幣的價值將會下降或歸零(如果沒人相信它)。
法律模式
1.許可
音樂許可非常依賴于書面工作和信任。音樂家們希望他們的音樂和商品的銷售能夠得到正確的計算并反饋給他們。由于流媒體和數字下載減少了實體產品的銷售,因此音樂似乎是代幣化的理想選擇。
如果音樂所有權上鏈,那么創造音樂的參與者們可通過電子方式設置他們的利益分成。夢想是,每次收聽歌曲都需要“解鎖”和支付,而支付所得會被分配給相關權利持有人。權利持有人也可以將他們的音樂權益轉讓給其他人,受讓人將獲得支付的收益。例如鼓手想把自己的所有權轉為房屋的預付款。
更準確的數據反饋對大家都有益,但代幣化也可能會觸發其他變化。音樂所有權的代幣化可能導致新商業模式的誕生,例如公眾來投資音樂創作。如果一支新樂隊能夠把20%的新歌賣給歌迷,那么音樂創作會發生什么呢?這將如何影響音樂的中介們?
音樂所有權和許可權益的代幣化的一個案例就是SingularDTV。
2.交易系統
想象一下,一組公司想在彼此之間交易石油。通常他們會交換文書并保留自己的交易清單。如果他們能夠把石油交易上鏈,他們有機會減少文書工作,并且有更強健的記錄保存。有很多聯盟正在蓬勃發展,旨在用區塊鏈交易系統來取代文書交易系統。
通常來說,他們的目標不是直接代幣化真實世界的資產,而是使用區塊鏈系統進行真實資產的交易。它是舊文書記錄方法和新區塊鏈方法的混合。代幣只在涉及過去和未來所有參與者的合約系統范圍內有價值。
這種代幣化形式的案例是IBM-Natixis-Trafigura石油交易項目。還有一些代幣化方案涉及財產的有限使用,一般由數字鎖執行,比如Slock.it。
3.贖回
想象一下,著名藝術家創作了1000幅版畫。擁有版畫所有權的公司對它們進行代幣化,該公司向大眾提供常規報價,代幣可以贖回單幅版畫或如果贖回代幣沒有達到一定門檻,則可贖回該藝術版畫的價值的一部分。
版畫的物理交互可以在指定地點進行或郵寄到特定地址。通過這種方式,買家能夠獲得易于轉移的代幣以及在第三方市場交易該藝術版畫的部分權益。這可能成為藝術家融資的源泉,也可能是更多大眾參與藝術市場的一種方式。
上述模式依賴于持有藝術品的公司持續提供贖回。代幣持有人的一個顯著風險是,如果公司不再履行其擁有的現實世界商品交易數字代幣的承諾,那就會產生損失。另外一個問題是持有藝術品的公司如何就其存儲成本獲得補償。(藍狐筆記注:如果是區塊鏈生態系統項目,補償可以通過代幣激勵機制來解決。)
此文由 中國比特幣官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a href="http://www.huohuxiazai.com/">首頁 > 比特幣行情 » 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